/news/
新聞中心

/news/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news/
為什么飲用水殺菌處理中常常會用到臭氧發生器?
創建時間:2025-05-05 14:17:34
為什么飲用水殺菌處理中常常會用到臭氧發生器?
臭氧消毒的原理是臭氧在水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氧化能力極強的單原子氧(O)和羥基(OH),瞬間分解水中的有機物質、細菌和微生物。羥基(OH)是強氧化劑、催化劑,可與有機物發生連鎖反應,反應十分迅速。羥基(OH)對各種致病微生物有極強的殺滅作用。單原子氧(O)也具有強氧化能力,對頑強的微生物如病毒、芽孢等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臭氧由于在水中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2.07V,僅次于氟,位居第二),常用來進行殺菌消毒、除臭、除味、脫色,去除鐵、錳,氧化分解有機物和絮凝作用等,在飲用水處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以下是臭氧在水處理中的應用介紹,與臭氧廠家——廣州康同一起探討~
臭氧發生器的臭氧預處理
在常規凈水工藝前增加臭氧工藝,即在混凝沉淀池前投加臭氧,作用是氧化鐵、錳等離子,去除色度和臭味,改善絮凝和過濾效果,取代加氯,有效減少鹵代烴消毒副產物的生成。
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
與顆粒活性炭結合,經過常規凈水工藝后,對水進行深度處理,去除各種有機物、顏色、氣味和味道等。水面色度主要由溶解有機物、懸浮交替、鐵錳和顆粒物引起。溶解有機物引起的色度難以去除,顯色有機物的特征結構是帶有雙鍵或芳香環。
臭氧發生器脫色的機理是臭氧機器活性基是染料發色團中的不飽和健斷裂生成低分子量的酸和醛,進而生成低分子量的有機物,導致水色度顯著下降。臭氧和錳等無機有色離子對不溶性臭氧的為絮凝作用也有助于有機膠體和顆粒的凝聚,通過過濾去除色素。
臭氧消毒,作用于水消毒
臭氧能分解細菌內部葡萄糖所需的酶,并使細菌失活。可以直接作用細菌、病毒,破壞它們的細胞器、DNA和RNA,破壞細菌的新陳代謝導致細菌死亡。通過細胞膜組織侵入細胞,作用在外膜脂蛋白和內脂多糖中,使細菌發生通透性扭曲而溶解死亡。
臭氧殺菌受臭氧的濃度、水溫、PH值、水的濁度等因素影響。在實際應用中,臭氧用于自來水消毒所需的投加量一般為1~3mg/L,接觸時間不小于4min。例如臭氧對于過濾性病毒及其他致病菌的滅活作用非常有效。但青霉素菌之類的菌種對臭氧就具有一定的抗藥性。對一般細菌、大腸菌、病毒等特別有效,其殺菌能力比氯系列的消毒劑要強幾十倍到數百倍。
各種常用消毒劑的效果按以下順序排列:O3>ClO2>HOCl>OCl->NHCl2>NH2Cl
設備現場案例圖